第一百八十八章:光刻机技术的研发更难(求订阅!求支持!)-《开局从买房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是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,河兰经济衰退,出现经营危机的非利浦,丧失了孵蛋兴趣,想要将这个烧了上亿美元的项目剥离出去。

    当时负责光刻机项目的特罗斯特,找了三家公司谈光刻机项目的合资事宜,都以失败告终。

    就在特罗斯特丧失希望的时候,河兰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国际公司出现了。

    asm的首席执行官德尔·普拉多,一直很希望和飞利浦这家巨头搭上关系,曾数次拜访飞利浦而不得。

    德尔·普拉多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男人,善于利用机会,不惧风险。

    一个敢买,一个想卖,交易很快达成。

    一九八四年,s&i与asm成立合资公司阿斯慢,双方各占50%股份。

    非利浦和asm原本约定,是各向合资公司注资二百一十万美元,但刨除价值一百八十万美元的十七台光刻机和其他库存后,非利浦只给阿斯慢账户转了三十万美元。

    当时,光刻机市场有十个玩家,既有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美国gca和perkin-elmer,也有正虎视眈眈的新秀日本尼糠和加能,阿斯慢属于最垫底的那一个。

    几乎是没有人看好阿斯慢。有分析师公开表示,    asm和非利浦的合资企业注定以失败告终,非利浦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“步进光刻机”技术,却根本不知道该用光刻机做什么。

    从非利浦调往阿斯慢的四十七名员工认为,他们只是光刻机市场的笑话,要做的,只是静待阿斯慢倒闭,在四年之内,收拾行李重回非利浦的怀抱。

    阿斯慢的首任首席执行官贾特·斯密特,是一位敏锐的科学家,他听完各类不利消息,反倒对阿斯慢有了很大的信心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阿斯慢的光刻技术领先时代,其对准技术非常先进,“电动晶圆台”会成为阿斯慢独有的卖点。

    只要再具备优秀的光学元件,阿斯慢就可以创造出世界级的产品。

    对准技术、晶圆台、光学镜头三大零部件,未来也将成为阿斯慢产品的利器。

    此外,在摩尔定律下,每隔十八个月,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就会增加一倍,这就需要生产芯片的光刻机保持迭代。

    更妙的是,当时正值半导体行业技术变革期,制造商正寻求从大规模集成电路(lsi)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(vlsi)转变,光刻机也将迎来一次大的技术更迭。

    斯密特相信,只要能在两年内制造出一台满足制造商需求的新设备,阿斯慢就可以实现弯道超车,成为行业内第一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