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九章:迎难而上,改变历史(求订阅!求月票!)-《开局从买房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阿斯慢需要客户,需要钱。接任特罗斯特岗位的马里斯,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。

    一九九零年年初,马里斯刚刚接任时,来自非利浦的阿斯慢员工们非常担忧,这位新领导喜欢冥想、以避免冲突闻名。

    他是否具备带领阿斯麦打赢与厂商的能力?

    事实证明,马里斯身上的亲和性正是阿斯麦所需要的。

    比如拿下IBM订单的那场漂亮仗。

    IBM很好看PAS    5500,并且它即将花十亿美元购入新的机器。两家公司交流许久,阿斯麦本打算向IBM展示PAS    5500的十个子系统,再史无前例地将所有模块组装起来,形成一台光刻机,好一举震住IBM,拿下订单。

    一九九一年,受国际形势影响,IBM的美国员工无法乘坐飞机抵达荷兰,这个订单眼看要泡汤。

    项目经理范登克林怒骂:“我们完蛋了,那些官僚不允许他们出差。”

    阿斯慢用摄像机拍下预备向IBM展示的内容,然后通宵将视频内容剪出来,第二天一早乘飞机前往位于纽约州阿蒙克市公司的IBM,试图尽最后的努力拿下订单。

    IBM的人被纪录片里这台可拆解的机器震撼了,“可拆解光刻机”能帮IBM省一大笔钱,当光刻机的一个零部件坏了以后,他们不需要将整台机器停产维修。

    阿斯麦如愿签下了这个十亿美元的订单。

    马里斯还擅长建立关系和沟通,为阿斯麦免于很多谈判摩擦。他会去三星那里,听客户公司刚满二十五岁的员工抱怨机器问题,并竭力解决这些问题。

    此外,马里斯让阿斯慢和其“物镜系统”供应商蔡司的关系,在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八年间,得到了长足发展。

    “物镜系统”是阿斯麦光刻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,蔡司的镜头直接影响光刻机产品的效果。

    蔡司成立于一八四六年,是德国的光学仪器厂商。当蔡司原大客户GCA因经营问题垮了以后,阿斯慢抓住机会成为蔡司该领域的大客户。

    但蔡司一直采用传统手工生产,随着阿斯慢对镜头精度的要求提高,产品质量不稳定、产能不足的蔡司镜头,逐渐成为阿斯慢光刻机产品的瓶颈。

    一九九四年,岌岌可危的蔡司,终于决定对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时。为了不让蔡司拖阿斯慢的后腿,阿斯麦母公司非利浦,前后借给了蔡司三千九百万美刀改造产线。

    自此,阿斯慢与蔡司形成深度合作关系。

    此后,当蔡司出现服务其他公司迹象时,马里斯就会展现“外交才能”,要求蔡司只能向阿斯慢供货。

    阿斯慢还拿下蔡司半导体光学部门24.9%的股权。

    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了紧密联系的阿斯慢,在产品销售上也取得长足进步。

    一九九三年,阿斯麦盈利一千一百万美刀,到了一九九四年,其净利润超过了二千万美刀。

    一九九五年,阿斯麦终于在花旗国,和河兰的首都交易所上市,从成立算起,历时十一年。

    花旗国是半导体的发源地,从晶体管到微处理器,再到DRAM(一种半导体存储器)和非易失性储存器,都是花旗国公司的产物。

   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,花旗国一直是芯片市场的霸主。但到八十年代,岛国凭借DRAM成功崛起。

    花旗国的光刻机产业,随着半导体主要市场的变化遭受重击,GCA走向落寞,尼糠逐渐的壮大了起来。

    但花旗国并不愿意,拱手将光刻机市场让出。

    六角大楼的工作人员表示:“这是我们不能失去的东西,否则我们会发现,自己要完全依赖海外制造者来指导,对我们来说最敏感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这种意识确实超前。

    为了把最先进的技术留在花旗国,一九九七年,英特尔和花旗国能源部牵头,成立了的EUV    LLC联盟,希望能研发出EUV(极紫外线)光刻机,重拾半导体制霸权。

    这个联盟有花旗国能源部,及其下属三大国家实验室,还有英特尔和摩托罗拉、AMD、IBM等科技公司。

    花旗国人还需要挑选一个光刻机公司加入联盟,尼糠和AMSL都是不错的备选。

    花旗国人显然不可能选用,崛起中的岛国企业,给自己制造麻烦。

    于是,较为弱势的阿斯慢成功入伙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