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两人所在的八公山,位于寿春城东北五里,淝水之北、淮水以南,与寿春郡城城夹淝水而峙。 在八公山东北数里处远,又有紫金山,与八公山遥相呼应。 寿春城西北二十五里有硖石山,,山上筑有二硖石城,乃寿春屏障,又控扼淮水津要。 这三座山,是寿州的北部屏障。若敌军从北方南下,必先夺此数山,为兵家之要地。 《读史方舆纪要.南直三.寿州条》所讲:“州控扼淮颍,襟带江沱,为西北之要枢,东南之屏蔽”、“自魏晋用兵,与江东争雄长,尝不先事寿春。”再加上八公山、肥水等山水之险,对防守方很有利; 光是有这三座山,便将寿春护卫得固若金汤。 今岁贼将石聪举大兵攻伐,亦是不得寸进,只得转道逡遒、阜陵,袭扰后方。 “龙泉之陂,良畴万顷,舒六之贡,利尽蛮越,金石皮革之具萃焉,苞木箭竹之族生焉,山湖薮泽之隈,水旱之所不害,土产草滋之实,荒年之所取给。此地可为霸王之基。” 赵荀的话语就直接多了,不臣之心是没有丝毫掩饰。 公孙秀早就习惯了。 现在能跟在赵荀身侧,为左右肱骨手足的,无疑都是同一类人。 乱臣贼子! “只可惜宣皇帝当年兴修水利,如今已有些破败,若要修缮,恐怕得耗费不少民力财力。” 当年为了攻吴,司马懿纳邓艾计后。北临淮水,自钟离而南横石以西,尽沘水四百余里,五里置一营,营六十人,且佃且守。 兼修广淮阳、百尺二渠,上引河流,下通淮颍,大治诸陂于颍南、颍北,穿渠三百余里,溉田二万顷,淮南、淮北皆相连接。 自寿春到京师,农官兵田,鸡犬之声,阡陌相属。每东南有事,大军出征,泛舟而下,达于江淮,资食有储,而无水害。 如今这些工程还剩下些,但若要恢复原来的盛况,则需要花费不少人力物力。 而且... 大部分的工程都在淮北,公孙秀夜渡淮水,前去破坏的,除了捣巢乌堡外,更多的,便是破坏北面屯田,烧毁粮草。 淮南郡安丰县有芍陂工程,还有永乐渠等。而淮南军理所寿春县也有引淮、淝灌溉的良田,西边的霍丘县也有两个陂塘。 其灌溉田地,有数万顷之多,可以自给自足,确实是霸王之基。 “今夜我准备将兵五千,将对面的营寨先端了,直娘贼的,整日操练示威,当我赵荀是泥人吗?” 公孙秀在一般默默不说话。 实际上,今夜的夜袭计划,早已经是筹备许久了。 他多日未出战,如今正磨刀霍霍呢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