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章 第二期节目的后续-《典藏华夏开局盘点十大千古人物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什么古籍?”

    赵老呼吸一紧,作为明史的爱好者,大明的相关历史他几乎都研究了个遍。

    他怎么不记得哪本古籍上,还记着《大明盛典》的下落?

    林毅淡淡说道:“当时我翻阅的资料实在是太多了,具体是哪一本书我也记不清了,不过我记得上面有这么一句话,永乐大同皆在永和,以六尺为戒,镇天下大同。”

    “敢问赵老,何为大同?”

    赵老略微沉吟了一下,开口道:“天下大同是古代儒家宣扬的理念,意指‘人人为公’、‘四海之内皆兄弟’的理想社会,但若是将大同二字单独拎出来解释,应该指的是万物没有尊卑,不因地位高低排序,不因重要与否而进行评定,方为大同。”

    林毅点头道:“按照赵老的说法,用了大同皆在永和这句话就很好解释了,国泰民安、天下太平,自然是就是永乐大同。”

    “可为何要以六尺为戒,镇天下大同?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赵老和胡院长都深锁眉头,冥思苦想了起来。

    两人自然想不到,林毅这话都是编的。

    在他们看来,林毅能够做好《典藏华夏》大明篇,必然是查阅了无数的资料,更何况,林毅骗他们又能有什么好处?

    而这句话,乍听之下也没有什么特别。

    也极有可能是祭文中的说辞。

    没什么值得研究的,就算他们之前忽视,也并不奇怪。

    但是。

    听林毅这么一说,他们也发现了这话确实有些古怪。

    “明代六尺是1.866米,六自古就象征着和谐、吉利,但这也只是度量单位,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,这和天下大同有什么关系?”

    赵老想了半天,也没有想出这之间有什么联系。

    “这六尺指得会不会是男子?”

    胡院长想了想,开口道:“六尺的身高,在古代也算是出类拔萃,大丈夫也,在古代,不管是做官,还是行军打仗、劳苦农作、经商都离不开男子。”

    “我觉得可以解释成大丈夫顶天立地,天下才能大同。”

    “不对。”

    赵老摇了摇头:“如果这么解释的话,这里用‘镇’字就非常不恰当。”

    两人争论了一番,却依旧没有得出结论。

    不由得再次看向林毅。

    赵老开口道:“林小友提出这样的问题,应该是有什么想法吧?”

    “不错。”

    林毅点了点头:“我刚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,也并没有多想,可就在录制节目的时候,我脑海中忽然间闪过了一个念头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永和,并非国泰民安、天下太平,而是永和宫呢?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