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《论语》是我们国家,孔子的言行记录。” “为什么要对一个人的言行加以记录呢?” “因为当时的人们都很仰慕他,这些言行记录是他的思想精华,人们认为,学习他的言行、他的思想精华,便能够成为像他一样的人。” “那我以后,也要成为像他一样的人!” ........ 而在华夏,同一时间,也有无数的人有意无意翻开手中的《论语》。 某山村小学,老师和一群孩子坐在外面,看着远处的高山。 “同学们,今天我们来学习《论语》” “《论语》是我们国家,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言行记录,成书在战国前期。” 有学生举手。 “老师,孔子是谁?” 老师沉思,随后指着远处的高山。 “孔子的学生,有一句说孔子的话。” “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,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!” “意思是说,孔子就像是咱们眼前的高山一样,他的思想高度,你越看便觉得越高,越看便觉得越深厚,看着好像在前,但是却又会出现在后面。” 老师又转而指着后面的高山。 学生有些兴奋的看着老师。 “那那样子,孔子不就是我们历史上最伟大的人吗?” 老师笑笑,坐到学生的身旁。 “有人这么说,有人也认为不对。” “但是,同学们要记住,孔子非常的伟大。有一句话这么说,天不生仲尼,万古如长夜。” 学生惊讶的看着老师,随后有人喊道:“老师,今天是林毅哥哥的节目!” 老师笑着看着那位学生。 “我们一起看。” 学生也笑着看老师。 “好!今天他的节目,会不会就是孔子?!” “如果是孔子那就太好了!” “这样我就可以看到,孔子是不是和老师说的一样了!” “就像高山一样!” “对,就像....就像,就像星星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