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李白和林毅并肩而去,走了一半,李白突然抬头看天空。 天空不知何时变得阴沉起来,飞雪在他头上,使他少数的青丝都变成了白发。 李白伸手,接住一片雪花。 他身上所著衣物不多,但是却一点都不冷。 他看向林毅,林毅神色如常,显然也不冷。 李白又看向眼前,眼前景色已经大变。 眼前又一片湖,湖边栽种着一些柳树,柳树远处是一拱桥。 但是此时,这些景物全部都为雪所覆盖,入眼的每一个角落,没有一处不是白色的。 天地如同初生一般,除了这种寒意,别的什么都感受不到。 李白看着看着湖心,面前湖心有一个亭子。 亭子边挺着着白色之中,唯一的黑色的小舟。 “大雪之中,竟然有人来看这雪景?” 李白看着眼前的那亭中的人影,眼中带着几分好奇。 “这人,倒是有点意思。” 林毅看着那人,说道:“此人,名为张岱。” 李白看着眼前湖心亭人,笑着说道:“张岱?白可否一见此人?” 观众看着眼前雪景,又看向湖心亭人,心中不免生出几分震动。 “我还以为林毅会选择杜甫或者别的词人,没想到竟然是张岱,张岱乃是承继柳宗元的《永州八记》的散文特点,张岱本人诗词并不出彩,为什么会选择张岱?” “看到雪景的时候,我还以为要去找柳宗元,毕竟也只有他能写出独钓寒江雪,没想到竟然是张岱!” “其实,张岱和李白也有几分共同之处,张岱诗明末清初的散文家,国家灭亡之后,他隐居风月不问世事,但是在此之前,张岱屡次表达过自己想要被启用的愿望,当然都没有实现。” “张岱博古通今,学问其实很深,和白大其实有点像,白大肯定也读了很多书。” “这样一说,其实张岱和李白是有共同点的?” 华夏文化研究院中,陈季同也在问相似的问题。 “为什么要选择张岱?” “我看还是辛弃疾好,虽然和苏轼是同时代,但是辛弃疾也是豪放派的代表,诗词相近,完全可以再谈,说不定辛弃疾也会和李白论诗,这多有意思。” 关弘深看着直播,语气平淡。 “这肯定是不行的,这一行,是李白想要见识后世有没有知己,有没有懂他,所以诗词这些都是不重要的,唯一重要的就是要有人懂他,要是没有人懂他,那么写诗,写词都是没有意义的,苏轼豪迈,并且他到处被贬,和李白其实很像,所以才能够毫无芥蒂的论诗。” “而张岱。” 关弘深微微皱眉。 “张岱唯有一个痴字,乃是世所公认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