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还得是李先生厉害,上一次我去成立王大夫那家,完全看不好。” “谁说不是呢,我娘也多亏了李先生,要不是李先生,还真是不好。” “是啊,听说李先生还是当过太医院院判的大人物呢。” “哎,照你这么说,那为什么李先生不在京城当院判,要回咱们这种乡下?” “谁知道呢,莫要说这些,李先生指不定是个有大志向的。” “我看也是,你看李先生那一手医术就绝对不是简单的人物。” 几个人聊着随后缓缓走远。 华夏文化研究院中,老中医给陈季同科普,道:“这个时候,应该是李时珍从太医院辞官回乡,在乡中开设东壁堂的时间,这个时候李时珍已经四十多了。” 陈季同问道:“我还以为,李时珍是一开始就去寻百草著本草的说。” 老中医摇头,说道:“那倒不是,李时珍最开始还是走的仕途,他的父亲也是大夫,但是当大夫的收入太低,他的父亲不愿意让他当大夫,李时珍在考了三次之后,心中也放不下医学,还是选择从医,后来别人举荐进入太医院,成为太医院院判,在太医院呆了五年之后,李时珍回乡创立了东壁堂,在东壁堂坐堂行医。” “他寻访的时间是在这段行医经历之后了,是他老年的时候做的事情。” 陈季同点头,道:“没想到李时珍竟然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医者,在老年的时候竟然还愿意步行去搜寻各种药方和药草。” 老中医点头,随后注目在屏幕上,华夏史上每一位中医都铭刻在这位老中医心中,自然也包括李时珍。 画面之中,斜阳落斜晖,林毅出现在东壁堂门外。 他抬头看着东壁堂,随后抬步走进去。 东壁堂中,几个童子正在晾晒药材,正堂的桌子后面,李时珍正伸手整理着行医的器具。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大氅,头上带着网巾,胡须灰白,看起来清癯瘦弱。 旁边的童子注意到林毅,便停下手上的动作,说道:“请您明日再来,今天已经收诊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