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十四章,朕不喜欢辽人守辽土这提议!-《朕的大明帝国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在乾清宫中,朱由校打量着站在殿内的孙承宗,有一点朱由校也是承认的,孙承宗是大明为数不多的知晓军事的文官之一的。

    此时的孙承宗低着头,略微有些忐忑的站在乾清宫的大殿上。

    “孙卿家,听说你比较赞同辽人守辽土这一个提议?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辽人守辽土的这一个提议的?”

    朱由校率先对着孙承宗开口说道,在历史上,    孙承宗所赞同的这个辽人守辽土的策略被袁崇焕发扬光大。

    袁崇焕可以说是就是孙承宗的一名十分不错的学生,可以说是完美的继承了孙承宗的一系列思想和策略,不过说是完美也不准确,哪有人刚刚上任就将没有实质过错的一名封疆大吏给斩了?

    陛下叫自己来就是为了这个?听了朱由校的话,孙承宗在心中想了想,对着朱由校开口道:“陛下,自从辽东发生战事以来,从外省调募的将士,在与敌交战时往往裹足不前,即使勉强到了前线,不但不能援辽,反而会扰乱辽人。”

    听了孙承宗的话,朱由校眉头一皱,这是直接将援辽的客军贬的是一无是处啊。

    朱由校有些不悦的对着孙承宗说道:“孙卿家,朕问你,在辽东为大明战死沙场的将领们,有多少是奉旨援辽的?又有多少是辽地本地的将领?”

    “这个......”孙承宗想要说些什么,却被朱由校打断了:

    “当初的辽东经略杨镐派大军分四路出塞,会击建奴,除了李如柏外,总兵杜松、马林、刘綎这三位总兵官有谁是辽东本地人?”

    “他们以及他们麾下将领,皆是为大明朝战死沙场,怎么成了裹足不前了?”

    接着朱由校又对着孙承宗说道:“孙卿家,你有没有到辽东去实地调查过辽东想情况吗?”

    听了这话,孙承宗一脸失落的样子,低着头有些惭愧的对着朱由校说道:“微臣没有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对了了。”朱由校对着孙承宗说道:“没有调查,    那有什么发言权?”

    “孙卿家,你身为朝廷大臣,可不能人云亦云。”

    等到朱由校说完,孙承宗思索一会后,对着朱由校说道:“不过陛下,这下旨命令各地军马援辽,对钱粮的损耗确实是十分巨大的......”

    “客军援辽所耗钱粮巨大,难道不用客军,朝廷就能省下钱粮不成?”朱由校对着孙承宗说道:“那些辽地的将门,取得了一点胜利就向朝廷要银子,不过他们取得了胜利向朝廷要银子也无可厚非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他们在没有战事的时候,还向朝廷要银子,就连打输了,还要朝廷给他们银子,这样一来,朝廷能剩下钱粮来吗?”

    在历史上辽东的问题可以说是十分令人头疼的,为什么?因为大明朝堂诸公都在忙着搞党争,党同伐异,而辽东的战场就明显受到了影响,    在辽东的诸官不能齐心。

    不单单是辽地将领和援辽的将领不能齐心,就连负责辽东事务的官员们都不能齐心,这样一来。朝廷在辽东的局势会好吗?

    “孙卿家,有些时候,看事情不能看表面。”朱由校肚子和孙承宗说道:“真的要实行辽人守辽土,也只能稳定住局势,想要因此剿灭建奴是不可能的。”

    “把希望都寄托在辽人能够在建奴的侵略时,奋起反抗上是不明智的,虽说建奴之前攻击开原以及铁岭时,城中的百姓表现得十分英烈,但也不能忽视铁岭守将丁碧通敌致使铁岭失陷的事实!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在经历朱由校一阵长编大论后,孙承宗才走出了的紫禁城。

    “辽人守辽土真的不可行吗?”孙承宗有些失落的喃喃道。

    孙承宗之前曾经跟随着出任大同巡抚的房守士赴大同,大同是大明的变成边城重地,喜爱军事的他,经常和边关的老兵以及军官交谈,询问一些关于边防的问题,慢慢的他对边关的防务有所了解。

    孙承宗认为自己是懂军事的,他还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,就等着找个机会上疏个皇帝,没有想到最主要的策略就被否定了。

    孙承宗对此感到十分的苦恼。

    “老爷,回府吗?”在皇城外等候着的家仆见到孙承宗出来后,立马上前询问道。

    孙承宗想了想,对着家仆吩咐道:“不,去拜访一下兵部尚书徐光启。”

    ......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