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一章,杨涟:我对他们是十分的失望-《朕的大明帝国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“而且,陛下好像还下旨要兴办官学,而要限制私学,就连一些小县,那至于村镇之上,都要开办官学。”

    要是底下的那些百姓们都明白事理,自己这一些读书人还怎么忽悠他们呢?而且朝廷所创办的官学,    所教导的内容一定是倾向于朝廷的,培养出来的学子,不就是朝廷的人吗?而不是他们这一些士林中人。

    在场的一部分人闻言后皆是唉声叹气,这完完全全是在挖他们这一些党人的根基,他们这一些党人不就是通过书院结合在一起的?

    一开始的大明朝是限制私学发展的,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学逐渐的没落,    而私学则是兴起,    私人所建立的学院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,现在最具代表的就是他们的东林书院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朝廷又是打破了他们这一些读书人对于教育的垄断。

    “而且,听说去上官学是不用一切学费的。”一人叹了一口说道,看看,去朝廷创办的官学读书,还不用银子,免费的,到时候,除了他们这一些书院也是免费,要不然谁还会去他们的书院读书?特别是那些寒门子弟们,他们那一些人得知陛下这一项决策后,多半会跪在地上,叩谢天恩了吧?

    一旁的杨涟见到在场的一部分人的表情,有些疑惑,为什么在得知陛下下旨大办免费的官学,    他们的表情确是如此的郁闷:“陛下下旨广办免费官学,广开民智,教化世人,这不是一件好事吗?”

    “陛下还说,不管家境是贫穷贵贱,每一名适龄的孩子都要去读书,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?”杨涟说道。

    “免费?大明朝那么大,要是在各地都建立免费的学堂,朝廷如何能够支撑的朱,如此庞大的开销?”

    杨涟闻言,开口说道:“以往朝廷的财政确实是支撑不了如此庞大的开支,所以这就是征收商税的重要性了。”

    “都说开源节流,这征收商税的就是开源啊,朝廷征收了商税,将来的国税定能够增长了许多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钱,陛下用来建立学堂,也算是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了!”

    说着,杨涟看来一样在场坐着的一些人开口问道:“这一些,朝廷刊登的邸报上面都是有说的,诸位没有去看过的吗?”

    看那个玩意?自己看那些个东西干什么?正经人谁砍那些玩意儿?也就只有底层的那一些普通百姓才会去看那一些东西,    自己身为朝廷的命官,又不需要这邸报来获取信息,而且自己与那些普通百姓们不同的是,    他们自己会独立思考问题的。

    “这个邸报上内容,在下是看过的,觉得还是不错的。”杨涟身边有一些人也是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他们读书当官,不就是为了能够让普通百姓们的日子过得也来越好的吗?陛下这一系列的措施,对于大明的普通百姓们来说不都是很好的决定吗?

    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请命,为往圣继绝学,这是他们为官的初心啊。

    “唉。”这时杨涟叹了一口气,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肚子,表情有些难受:“兴许是吃坏了肚子,在下如今难受的很,今日就先行告辞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,杨涟捂着肚子,皱着眉头起身向外离去。

    “文孺!”在场有几人见状,连忙起身道:“我去送送文孺。”

    说罢,起身连忙跟上杨涟。

    等几人离去之后,有人开口说道:“这个杨文孺,在京城当了这么多年的官了,还是这么的天真!”

    “呵,杨文孺入朝为官的时间,说久也不久。”一人捋了捋自己的胡须,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杨涟是在万历三十五年考中的进士,先是在礼部管政,然后又是出任地方上的知县,举廉吏第一,才被调入京师升为户科给事中,所以,杨涟真正在京师为官的时间对于一众老油条来说并不算久

    “看来他还是没有能够弄清这官场的本职。”

    什么为民请命,这都是假的啊,千里为官只为财!

    “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。”剩下在场的一人开口说道:“这一点的道理在千年前的《六韬》之中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,之后的太史公,不也是讲了这一道理?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