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4章:江浙皖一锅粥的故事(下)-《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好在接下来的战斗,新四军和忠救军拥有了“军火库”buff的叠加,再也不用为弹药操心,从未打过这般富裕仗的两支军队,在5日的时候,凭借顽强的作战意志和决心,愣是将数倍规模、且拥有飞机大炮的敌人挡在了距离郦家村四十里外。

    其实这时候大半的军火已经转移了,但也仅仅是转移了,如果不能将这些军火继续转移或者分批隐匿,日军一旦追上来,自2日凌晨开始的战斗,就白打了!

    牺牲的战友,也就白白牺牲了!

    所以,还需要坚持!

    为转移创造更多的时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上海。

    张安平尽管没有亲临一线,但这几日来,他的目光就没有从战场上挪开。

    他的眼睛血红血红的。

    这几日来,他没有睡过一觉,不是没时间睡,而是根本睡不着。

    因为他的决策,在苏南,万余忠救军,大量的新四军还有游击力量,还有新四军发动的近几十万群众,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战地转运。

    一想到这个,他就没有丁点的睡意。

    这也是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统帅在战争结束后,混身伤病的缘由。

    压力真的是太大了。

    苗凤祥这时候进来汇报,当他看到张安平血红的眼睛后,忍不住道:“区座,您睡一会吧!”

    张安平摆摆手:“是不是有新消息?”

    苗凤祥犹豫了下,道:

    “是苏北指挥部的电报!”

    “给我!”

    张安平自苗凤祥手里夺过电报,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看完电报后,他忍不住紧咬牙关。

    苏北指挥部的主力都在徐百川手上,但还有一支留守的武装,名为一个总队,但实际兵力也就一个营不到四百人。

    这里面还有不少文职和后勤。

    自2日起,在张安平的命令下,六大指挥部都进入了超负荷运行模式,简单说就是满世界找鬼子的麻烦。

    尽管苏南、苏北、浙南、浙北,都是日寇兵力空虚,但这种超负荷运行中也不是万无一失的,苏北指挥部这一次就是被伪军给坑了,仅四百人因为情报失误撞进了敌人的伏击圈。

    至发电时分,苏北指挥部表示只有八十余人突围成功,剩下的人突围无望,因此发来了诀别电报。

    “给其他各处发报,不要进行百人规模化行动!要求分散兵力,四处点火!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苗凤祥退去,张安平无力的坐下。

    许久后,他呢喃道:

    “许多年后,人们还会记得你们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的名字,叫烈士。”

    深呼吸一口气,张安平让自己的身体放松,脑袋开始思索。

    明明上面已经同意了自己的计划,为什么日军还能从前线紧急抽回三个联队外加一个旅团?

    “应该是国军大老爷们的锅!”

    国军的将领中,为了赴国难而不计个人得失不计个人荣辱的豪杰很多,但临战总惦记自己那些坛坛罐罐的老爷也不少。

    思来想去,张安平只能将日军的回援之锅扣在国军将领们的身上。

    叹了口气,他凝视地图。

    目前,因为抵抗力量的高烈度活动,整个浙江、江苏都成了一锅粥,到处都在打仗,这样高烈度的活动让张安平欣喜,这才是举国抗战的迹象!

    “现在唯一安稳的就是安徽,虽然没有接战,但中日双方的兵力调动频繁,也算是一团乱。”

    “呵,晋西北暂时还没乱,江浙皖倒是先乱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张安平摇摇头,将感慨从心里驱除,目光又落在了安徽。

    历史上,新四军的八个团和军部会在今日从云岭向茂林地区进发,最终在茂林遭受国军蓄谋已久的伏击。

    但历史已经改变,国军第三战区的主力现在都在前线给日军施压!

    【军部和八个团大概会往安徽和江苏的交界处转移,到时候正好能接应转运的军火,不知道这些同志们看到这般规模庞大的军火后,会不会目瞪口呆!】

    张安平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按照原定的计划,他会在今日向组织示警,称国军已经于茂林地域设伏——不管能不能搞到这样的情报,他都会这般的示警。

    但现在,没必要了!

    一切祸患,都没了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六日。

    忠救军和新四军完成了交替掩护,从丹阳方向撤离至金坛方向,重新修筑了阻击线,为身后转移的巨量物资提供掩护。

    此时的新四军和忠救军,虽然损失不少,但双方的士气高涨,且这次无隔阂的联合作战,让双方都对对方产生了好感,好几个局部战场上,都出现了两军并肩作战的画面。

    “再有两日,大部分军械都会转移完毕,这场仗就该收尾了!”

    此时的徐百川,对未来充满了信心,连日的转运中,这些缴获的物资分成了四个方向进行了转移,分别是句容、溧水、溧阳以及太湖方向。

    这是四个主方向,每个方向还有众多的分散点。

    这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但在地下党动员了无数的百姓进行接力的转运下,一切都变得可能!
    第(2/3)页